菜单 菜单

最新维权动态

  • 更多
  • ST远程大跌收盘,炒股维权或可“回血”20250410
  • 模塑科技大跌,股民维权或可挽回损失20250410
  • 交了25000元炒股培训费,到股市,反而亏了近50%—20250402
  • 塞力医疗违规占资等共被罚近1800万,股票索赔胜率高
  • 美晨科技信披违规被立案调查,股票维权已启动
  • 皇氏集团信披违规被立案调查,股票索赔已发车
  • 汇金科技营收低于1亿却未依规披露被警示,股民索赔已开始
  • A股排雷0401:美晨科技、皇氏集团被立案调查可索赔
  • 创意信息信披违规被立案,股票维权已发车
  • A股排雷0331:汇金科技、中青宝收函,创意信息被立案可索赔
  • ST富通即天通5终被立案,股民维权成功率高
  • 新元科技信披违规被立案,股票索赔已开始
  • 帕瓦股份虚增营收等多期财报虚假被警示,股民索赔已启动
  • ST泰禾预盈1亿转预亏约40亿,股票维权已启动
  • 中百集团员工职务侵占超2亿未依规信披,股民维权已启动
  • 五洲新春蹭机器人热点或误导股民,股票维权已启动
  • A股排雷0326:帕瓦股份虚增营收等,ST加加维权中被警示
  • ST保力业绩预告失准退市,股民维权已启动
  • 联创股份多期财报虚假共被罚205万,股民索赔胜率高
  • 香雪制药资金占用虚假记载被共罚2050万,股票索赔胜率高
  • A股排雷0324:ST中装、香雪制药等共被罚超8千万,凯大催化被立案可索赔
  • 凯大催化信披违规被立案,股票索赔已启动
  • A股排雷0320:大洋生物、ST新潮收函,卓朗智能索赔中被警示
  • 中青宝财报虚假等共被罚1470万,股民索赔已胜诉
  • ST天瑞财报虚假被罚560万,股民索赔胜率高
  • A股排雷0319:丹化科技被责任改正,ST天瑞维权中被罚560万
  • 嘉麟杰实控人被立案调查,股票索赔范围扩张
  • A股排雷0318:嘉麟杰实控人被立案,ST智云维权中被罚超900万
  • A股排雷0317:宝新能源、ST旭蓝实控人被立案,东方集团、中青宝等维权中共被罚超六千万
  • 宝新能源实控人信披违规被立案,股民索赔已启动
  • 浅析安硕信息误导性陈述支持诉讼案


            一、案件还原

    2016年12月20日,安硕信息公告收到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书》,《行政处罚决定书》认定安硕信息对外披露设立征信子公司、西昌互联网金融公司、织信公司、上海安硕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上海助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一系列公司,开展征信业务、数据业务、小贷云业务、互联网金融等业务时,存在不准确、不完整、不谨慎的披露行为。上述行为严重误导了市场投资者,构成了误导性陈述行为。

    《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2014年5月27日至2015年4月30日,安硕信息在接待机构投资者过程中,多次披露与公司现实状况不符的信息,存在不准确、不完整情形。披露的信息为公司对前景的描绘和设想,缺乏相应的事实基础,未来可实现性极小,具有较大误导性。经传播,多家机构投资者闻风大量买入,安硕信息股价从2014年4月30日28.30元上涨至2015年5月13日450元,涨幅为15.9倍。期间,221只公募基金最高持股达74.84%。2015年5月21日,安硕信息每10股送10股除权,股价应声大跌。与此同时,安硕信息关于涉足互联网金融的信息早已销声匿迹,企业基本面没有任何改观,机构投资者陆续退场,不明真相的散户投资者最终成为受害者。

    投服中心接受投资者委托,向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提起支持诉讼。本着“追首恶”原则,投服中心支持原告将公司董事长高鸣作为第一被告,要求由其个人财产承担首要赔付责任,已离职董秘曹丰和安硕信息公司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判决前,安硕信息主动提出和解,最终8名原告与安硕信息达成和解协议并于获赔后撤诉。另外3原告未接受和解,其中2名原告获法院判决支持,获赔诉请金额的70%,1名原告因不适格而败诉。

    二、案件评析

    本案中,安硕信息与某机构联手炒作,人为包装公司业务并选择性披露利好信息,刻意规避不利信息,严重误导市场投资者大量买入该公司股票,不少散户投资者跟风买入,最终损失惨重。公司所披露的开展征信、小贷云、数据、互联网金融等业务是经营方针和经营范围的重大变化,属于《证券法》(2014年8月31日修订)第六十七条第二款第(一)项规定的重大事项,达到信息披露的重大性标准,构成了违法行为。

    误导性陈述属于典型的证券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强调的是信息披露的“不准确”。《证券法》第七十八条第二款“信息披露义务人披露的信息,应当真实、准确、完整、简明清晰,通俗易懂,不得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明确禁止误导性陈述。

    上市公司在发生经营方针和经营范围重大变化时,应当真实、准确、完整地披露信息,如果过度包装、夸大事实,或者有选择性地披露信息,会造成上市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从而导致投资者做出错误的投资决策。这就违背了《证券法》关于上市公司必须真实、准确、完整地披露信息,不得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的相关规定,违背了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交易秩序。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是证券市场的基石和核心,若信息披露义务人在法定公开文件或者媒体宣传中做出使投资者发生错误判断并产生重大影响的陈述,往往会对投资者造成严重侵害,严重影响证券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面对上市公司披露的热点信息、利好信息,投资者在股票投资时应擦亮眼睛,谨防上市公司热点炒作、人为包装利好信息的行为,应结合宏观政策、产业状况和企业的实际情况理性判断其背后的投资价值。

    ---本文转自“投服中心”

     


    索赔登记

    行动标题
  • 买入时间
  • 卖出时间
  • 上传持股证明(选填)
  • 公众号

    股动行公众号

    维权咨询

    股民维权律师微信

    行权咨询

    股东行权律师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