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不能,会打折的。而且同一个股票索赔案,同样的账面亏损100万,有的股民能获赔80万,有的却只能获赔20万,为什么呢?要弄清楚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确三个概念:
a. 账面亏损:即股民账户显示的索赔股票的亏损,若是继续持有则为账面浮亏。
b. 索赔损失:指符合参与条件的股份所对应的可索赔的损失(计算很复杂,另有专章介绍),通常都不等于账面损失,有时甚至会相差很大。
c. 赔付率:即赔付比例,需要法院判决,一般要扣除系统性风险。而当前法律对系统性风险的扣除并没有具体的规定,一般法院会根据同期大盘或相应行业指数对应的涨跌幅来扣除一定比例的系统性风险。而各地法院计算标准不一,法院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大至在20%-50%左右,极端情况下可达80%以上。
那么,赔偿额=索赔损失*赔付率,显然,赔偿额与账面损失没多大关系。而同一个股票索赔案,赔付率一般是一致的,那么,导致同样的账面亏损获赔金额差异大的原因为索赔损失差异大,而导致索赔损失差异大的原因,通常有以下几点:
1. 符合参与条件的股份数量差异大:只有在实施日和揭露日期间买入并在揭露日收盘时仍持有的股份,才能参与索赔,而各位股民的买卖操作差异大,如有的操作频繁,来回做T,有的买入持有不动,有的做波段等,最终导致各位股民符合参与条件的股份数差异大。
2. 平均买入成本差异大:计算索赔损失时通常取买入操作的平均价为买入成本,在股价波动较大的情况下,因各位股民买入的价格及次数等差异大,导致平均买入成本差异大。
3. 基准价不同:若持仓至基准日之后,计算索赔损失的基准价通常是一致的,但若在揭露日之后、基准日之前卖出的通常以平均卖出价为计算索赔损失的基准价,此时也可能导致各股民计算索赔损失的基准价不一样,进而导致索赔损失异常大。
综上,股票索赔通常不能100%的赔偿亏损额,且不能简单以账面亏损额来预估,索赔损失的计算比较复杂,参与股票索赔,最好提供EXCEL电子版的交易记录,本站可免费帮计算。而根据以往案例统计,赔付率在50%左右较为多见,高至80%以上,低至20%以下的案例也都有出现过,但相对较少。